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54號

SIS超磁場治療儀

SIS 超磁場能量治療

SIS 超磁場治療儀(Super Inductive System)是一種非侵入性設備,透過高強度聚焦電磁場作用於神經與肌肉組織,可誘發肌肉收縮、神經去極化,並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放鬆與功能重建的效果。治療過程無須脫衣、不需皮膚接觸,讓療程更舒適、安心。

SIS 所產生的磁場強度高達 2.5 Tesla,遠超傳統復健設備的 20 倍,可深入穿透身體組織達 10 公分,針對深層的關節、肌肉與神經精準治療。

SIS 超磁場治療儀原理

SIS 超磁場能量治療的原理是透過感應電流觸發神經軸突去極化,進而釋放乙醯膽鹼(ACTH),使肌肉產生收縮與再極化,達到動態放鬆、提升控制力等多重生理效益。

這種機制不僅用於疼痛控制,也適合用於功能性訓練與慢性症狀的深層修復。

SIS超磁場治療運作原理示意圖,展示高強度聚焦電磁場透過神經與肌肉傳導路徑,促進肌肉放鬆與循環

SIS 超磁場治療儀特色

SIS 超磁場治療結合高強度磁場應用與臨床實證,提供無痛、深層且精準的非侵入式治療,幫助舒緩痠痛、重拾活動力。

無侵入、無痛、無修復期

治療過程不需脫衣、不接觸皮膚,無須麻醉、無疼痛感,療程結束後可立即恢復日常生活。

深層穿透,直達病灶

高強度磁場可穿透深層肌肉、關節與神經組織直達病灶,有效處理慢性與深層問題。

2.5T 高磁場強度

磁場強度為 2.5 Tesla,是傳統復健設備的 20 倍以上,提供更強效的治療刺激。

無貼片、免耗材

不需電極貼片與消耗品,提升臨床效率與衛生安全,操作更直覺方便。

止痛放鬆修復多效合一

依照病症調整參數,SIS 同時具備急慢性止痛、肌肉放鬆、肌力強化與神經修復功能。

國際認證,臨床實證

通過美國 FDA 認證,並發表十餘篇研究,實證能改善疼痛、促進骨癒合與肌力表現。

專利 HIFEM 科技

SIS 超磁場治療儀採用專利 HIFEM 高強度聚焦電磁技術(High-Intensity Focused Electromagnetic),產生高達 2.5T 的聚焦式高強度電磁場,磁場強度為傳統復健設備的 20 倍以上。

透過電磁感應的原理輸出電磁場,引發⾝體組織產⽣感應電流,達到⽌痛、肌⼒強化、關節與肌⾁放鬆等功能。

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技術示意圖,顯示磁場精準作用於目標肌群部位
核磁共振(MRI)

1.5~7 Tesla

穿顱神經磁刺激(TMS)

2 Tesla

傳統復健磁療(MS)

1~150 mTesla

SIS 超磁場治療儀

2.5 Tesla

SIS 超磁場治療儀適合誰

無論是日常痠痛或運動傷害,SIS 可以治療以下各種來自肌肉骨骼系統的症狀,幫助你舒緩痠痛、重拾活動力。
常見症狀與功能障礙
神經與脊椎相關問題
運動傷害與骨骼肌損傷

SIS 超磁場治療儀的七大治療效果

SIS 超磁場治療涵蓋七大核心功效,從止痛、神經修復到骨折癒合與肌力強化,能有效對應各類急慢性症狀,提升治療效率與復健成效。

疼痛示意圖

⽌痛

疼痛或痠痛常見於組織受傷後,若未即時處理,恐引發關節沾黏(俗稱五十肩)、肌力不足等問題。SIS 依據疼痛階段調整磁場頻率,達到止痛效果:

  • 慢性期(2 ~ 10 Hz):低頻促進血清素等止痛物質釋放
  • 亞急性期(120 ~ 140 Hz):高頻干擾神經對疼痛的感知
  • 急性期(60 ~ 100 Hz):中頻抑制疼痛訊號傳遞
關節鬆動示意圖

關節鬆動

五十肩、下背痛等問題常與關節緊繃有關,可能因久坐久站、外傷或循環不良,造成關節周圍組織僵硬、活動受限。

SIS 超磁場治療可深層刺激肌肉收縮與放鬆,牽拉筋膜與韌帶,有助減輕關節壓力、改善緊繃,提升活動度。

肌肉緊繃示意圖

肌⾁放鬆

久站久坐、姿勢不良或運動後肌肉緊繃,常見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與延遲性痠痛(DOMS)族群,容易出現張力過高與結節問題。

SIS 超磁場治療可誘發肌肉等長收縮,活化 GTO 自體抑制機制,放鬆緊繃肌群、平衡張力,同時減輕疼痛、改善不適。

肌⼒強化治療示意圖

肌⼒強化

30歲後肌肉量每年約流失1%,50歲時恐減少達30%,肌力不足會影響支撐力,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不只長者,青壯年也常見以下問題:
  • 股四頭肌無力 ➝ 易造成軟骨磨損、韌帶扭傷
  • 核心肌力不足 ➝ 易引發下背痛
  • 上背肌群無力 ➝ 易導致肩頸疼痛
SIS 利用磁場刺激,誘發強直性收縮,達到類被動訓練效果,有助強化局部肌力,適合肌少症、術後復健與活動力不足者。
骨折治療示意圖

骨折癒合

骨折可能因外力撞擊、骨質疏鬆、營養不足或長期壓力所致。若缺乏適當復健,恐引發關節攣縮、患處腫脹、軟組織沾黏等後遺症。

SIS 超磁場治療可穿透組織,即使打石膏也能治療,幫助骨折癒合:

  • 加速代謝廢物吸收、促進循環
  • 刺激新生血管形成與骨質生長
  • 同時刺激肌⾁收縮,幫助骨質⽣長
神經受損示意圖

修復神經

神經受傷可能因撞擊、姿勢不良或壓迫導致,進而引起肌肉無力、萎縮等問題,常見於中風、腕隧道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等。

SIS 超磁場治療具備高強度穿透力,能深入神經損傷區域,有助:

  • 促進血液循環與廢物代謝
  • 減少發炎堆積、加速神經修復與再生
  • 維持肌肉張力,預防肌肉萎縮
抽筋示意圖

抑制痙攣

痙攣是神經異常放電,導致肌肉持續收縮,無法放鬆。

中風、腦性麻痺、脊髓損傷等中樞神經損傷,若未及時復健,可能出現關節攣縮、變形。而劇烈運動時的「抽筋」也屬於痙攣的表現之一。

SIS 超磁場治療能放鬆緊繃肌肉、刺激無力肌群,並改善循環,減輕疼痛。3~6 個月黃金復健期內介入,效果更佳。

SIS 超磁場治療費用與方案

根據治療部位、症狀嚴重度與搭配療程不同,SIS 超磁場治療提供多元收費方案,讓您能依照個人需求彈性選擇。

一般方案

適合局部痠痛或初期保養使用

NT$ 1200 /次
  • 單部位治療
  • 基本磁場設定
  • 適用一般痠痛舒緩

進階方案

針對中度疼痛或需多頻率調整者

NT$ 1500 /次
  • 可涵蓋多部位
  • 客製化磁場頻率調整
  • 搭配物理治療效果更佳

高階方案

適用於慢性疼痛、術後修復等需求

NT$ 2200 /次
  • 多部位同步治療
  • 進階磁場干預參數
  • 結合多模態復健計畫

SIS 超磁場治療 常見問題

SIS 超磁場治療多久見效?會不會痛?有沒有風險?常見疑問一次解答,幫助你更安心認識療程。

簡單的症狀例如肌⾁緊繃、扭傷等,通常3-6次治療即有明顯感善;複雜或慢性的病症,例如中風、脊椎關節退化等等,則需要更多的治療次數。詳細的療程規劃須以專業醫療⼈員評估為準。

SIS為非侵入、免脫衣(不⽤接觸)⽽且無痛的治療⽅式,因此也不須⿇醉。治療過程中,您會有輕微的刺⿇的感受或是肌⾁拉扯的感覺。以上兩種感受都表⽰SIS磁場系統正在為您的患處進⾏治療的正常反應。

SIS治療基本上無修復期,亦可由專業醫療⼈員評估搭配其他治療。少數患者在治療後會有輕微肌⾁緊繃或是痠痛的感覺,此為正常現象,通常1~3天後會⾃然緩解。若有嚴重不適請諮詢醫師。

電刺激(EMS)是透過外在電流輸入,刺激表淺的神經與肌⾁收縮,電流強度有安全性的限制,無法達到肌⾁強化、抑制肌⾁痙攣等多元的醫療效果。另外電刺激的貼片若未完全貼合⽪膚或電流強度過⾼時,會有局部灼傷的風險。

SIS治療的深度可以穿透⾄10cm,能治療深層的病灶組織或強化深層無⼒的肌群。⽽且SIS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具備TFDA/FDA/CE三⽅認證。

SIS雖為⾼強度電磁場設備,但由於線圈所產⽣的磁場範圍相當聚焦,且整體的電磁波(輻射強度)經由專業⼈員檢測,符合法規標準不會影響健康。

治療過程中不建議使⽤任何電⼦設備,包含⼿機、平板、筆電等等。

SIS 超磁場治療儀評價

來自患者的回饋,真實呈現SIS治療的實際感受與成效,讓您在選擇療程時多一分安心與參考。

Hubert Yu ★★★★★

長期下背痛困擾,來這邊經由顏主任檢查確認無壓迫到神經後,鬆了一口氣。治療過程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徒手治療跟超磁場治療儀搭配靜脈雷射,症狀明顯改善很多,護理師品瑜非常貼心,笑容可掬,十分滿意👍

Enlio Lin ★★★★★

這裡的護理人員、醫生很專業親切,直接可以抓住痛點,搭配診所先進儀器治療效果很有感,交通地理位置很方便善導寺捷運站出口就到。另外還有保養的靜脈雷射等多方面也很讚。

淑好 ★★★★★

候診區寬敞,醫師看診詳實,專業人員服務很好!看診後,針對症狀搭配物理治療,神經調節+循環改善+肌肉放鬆。必要時,也是會開藥,調控症狀!雙管齊下。

自強 ★★★★★

地理位置優越,品瑜護理師十分親切而且注重客人的細節,非常的貼心,整體環境舒適有別醫療單位的氛圍,感受非常溫馨且愉悅!

渝暄 ★★★★★

黃醫生很仔細說明痠痛部位肌群也會提供在家可以操作的訓練及伸展活動,護理師治療師也都很有耐心也很溫柔

于嫺 ★★★★★

第一次來覺得環境很整潔、舒適,醫療人員也都很專業,整體體驗很棒,而且離捷運站真的很近!